中國象棋,又簡稱為象棋,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于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象棋一詞在宋朝前是種泛稱,最早出現(xiàn)在戰(zhàn)國,指象牙作的棋子,可指象征猛禽獵魚之戲的六博,也有人認(rèn)為象棋就是表示六博是象征的游戲,因此當(dāng)時象棋也可用于彈棋、圍棋、雙陸等用有用象牙作棋子的棋類。到宋朝以后,象棋一詞才開始用在中國象棋,成為專稱,而象戲則成為中國象棋的雅稱、古稱。近代后,象棋可廣指各種象棋類游戲。
中國象棋的棋盤由9條縱線和10條橫線相交而成。棋子放在各條線的相交點上,并在線上移動。棋盤中間的一行沒有畫上縱線,稱為“河界”,通常標(biāo)上“楚河漢界”字樣,象征楚漢相爭時的鴻溝,或標(biāo)上“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等字樣,這一行的縱線實際上是隱藏的,并不影響棋子移動。
現(xiàn)行的中式記錄方法是9條縱線,紅方從右到左用漢字“一”至“九”表示,黑方在自己的那一面從右到左用數(shù)字“1”至“9”表示。也就是說,紅方的縱線“一”就是黑方的縱線“9”,以此類推。第四條縱線(或第6條縱線)和第六條縱線(或第4條縱線)稱為“兩肋”、“兩肋線”,簡稱“肋”。棋盤上,劃有斜交叉線而構(gòu)成“米”字形方格的地方,雙方各有一塊,稱為“九宮格”,簡稱“九宮”,是將(帥)和士(仕)活動的區(qū)域。
中國象棋棋子的顏色分為紅色和黑色(或綠色,或藍色),雙方各有16枚棋子:分別是一只將(帥)、2只士(仕)、2只象(相)、2只車(伡)、2只馬(傌)、2只砲(炮)、5只卒(兵)。
象棋的全局通常會被分為開局、中局、殘局,這三個階段。各階段之間無明顯分界。開局主要是布置棋子的去向,為之后的戰(zhàn)斗打好基礎(chǔ),作好準(zhǔn)備。中局與開局不同,無以跟從棋譜走法。并且中局的棋子很多,變化很大。也因此此中局往往需要花費最多的時間來思考。殘局承繼了開局和中局,走到了棋局的尾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