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書法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
嘉賓:中國傳媒大學書寫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守安教授 主持人:周偉濤 時間:2014年9月23日下午 地點:中國教育新聞網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書法教育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系列訪談節(jié)目,今天我們很榮幸邀請到中國傳媒大學書寫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劉守安教授,今天的主題是“書法教育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承”。 書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是多元的 【書法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形態(tài)。書法教育對于中國人來說,首先是一個基本的傳統(tǒng)文化教育,同時它還是一個國民基本素質的教育。書法教育應該基于對漢字書寫的性質、功能、意義、價值等方面的綜合認識下展開! 主持人:您作為書畫家和書法教育專家,對書法教育有怎樣的理解? 劉守安:書法教育是我多年來一直關注的領域。無論是在首師大還是中國傳媒大學工作期間,我一直從事的都是書法教育工作,在教學實踐和理論上也都在探討書法教育問題。 當前,人們對于中國書法的熱愛,體現(xiàn)了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而這就給學校教育提出了要求——學校教育跟社會教育目標應該是一致的。什么是中國書法?在我看來,漢字的書寫就是中國書法,把漢字的“書寫教育”做好就是把“書法教育”做好。 書法教育對于中國人來說,首先是一個基本的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同時它還是一個中國國民基本素質的教育。改革開放以后,我們強調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這是一個理論背景,而提高國民綜合文化素質,這是另一個理論背景。在這兩個背景之下,我們強調重視中國書法教育問題是情理之中的。 現(xiàn)在,社會上熱愛書法的人士,更多是從藝術的角度談論書法,認為中國的漢字寫出來賞心悅目、美化了生活。我認為,這是中國書法在當代生活中產生的一個積極意義。但是,書法更大的意義在于,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個載體,是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種形態(tài)。 文字各個國家都有,而漢字只有中國才有。中國的書法、中國的漢字經過藝術化的書寫,變成了一種大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書法教育的意義和價值是多元的。從古代至今,漢字承載了國家管理、社會事務、信息傳播、知識積累、學術積累、日常生活等多方面的功能。書法教育應該基于對漢字書寫的性質、功能、意義、價值等方面的綜合認識下展開。 漢字書寫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我們在認識漢字、書寫漢字的過程中,感受了漢字的優(yōu)美,學習了中國先民的智慧,有助于增強民族認同感、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書法教育的目標應該是定位在弘揚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這一大目標上。 學校書法教育涵蓋中小學和大學。中小學的書法教育首先是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而不是學科教育,也主要不是藝術教育,有這樣的認識,有助于我們在中小學開好書法教學課程。大學里的書法教育包括專業(yè)教育和素質教育。專業(yè)教育作為一個藝術門類,可歸結于美術學,或者單獨的書法學。素質教育以選修或輔修課的形式出現(xiàn),可以教會大學生如何把漢字寫得美觀、正確。 只有從中小學時把書法教育做好,大學時給予深化,才能夠有更多的人把漢字寫得更好。而他們當中的少部分人,熱愛書法的人——研究生、博士生承擔著研究、挖掘、整理中國書法資源的任務。只有從各個階段都做好了,再加上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的配合,我們才能把書法教育搞得更扎實和成效,把中華民族文化優(yōu)秀的部分傳承好。 中小學書法教育綱要出臺意義重大 【2013年教育部印發(fā)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這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第一次正式制定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教學指導綱要,它使中小學書法教育在現(xiàn)有體制下合理化、合法化,并逐漸走向正;! 主持人:您作為《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主要撰稿人和牽頭人,可否分享一下該綱要的制定過程?綱要對中小學書法教育有何重要意義? 劉守安:《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教基二〔2011〕4號)是教育部2011年發(fā)布的指導意見,后來教育部委托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學院制定《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在教育部基教二司領導的支持下,我從開始就參與了綱要的制定,并且組織教師和研究人員來做這個事情。 當前,各地中小學書法教育步調不一,有的學校開展得比較好,有的學校限于條件還沒有開設書法課程。因社會對書法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教育部于2011年發(fā)布了《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 在之后的兩年間,經過討論、思考和吸收各方面的意見,教育部于2013年正式印發(fā)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進一步明確了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目標、基本內容、指導思想、教學評價等。這是新中國成立60多年,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第一次正式制定的中小學書法教育教學指導綱要,這也是中國書法教育史上的一件大情,它使中小學書法教育在現(xiàn)有體制下合理化、合法化,并逐漸走向正; 綱要內容涉及教材、課程、教師等多個方面。綱要公布后,各個教育行政指導部門都在學習貫徹綱要的相關要求。各種版本的書法教材也都以綱要為標尺進行編寫。書法課程納入到國家課程,這是中國書法教育史上的一件大情。我們需要積極推進,同時也要量力而行;要逐步開展,通過總結更多更好的經驗后再局部推廣。 主持人:在制定綱要的過程中,大家明確的中小學書法教育的目標是什么? 劉守安:我們達成的共識是,首先,中小學書法教育是基礎素質教育。在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首先應該認識到,中小學階段主要是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書法教育納入到中小學階段,也應該是一個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 第二,中小學書法課程不是藝術課程。書法本身具有藝術性質,但是在中小學階段,書法教育不是當藝術教育來學習,綱要中沒太強調書法課和美術課的密切關系,更多的是強調它和語文課的密切關系,強調它和漢字本身的關系——書法教育就是漢字書寫教育。 第三,中小學書法教育是技能教育。中國漢字多樣多種,包括五種基本字體,學生在學習書法時要知道這是什么字體,學習字體的結構,還應知道這些字好在什么地方。 第四,學生要了解基本的書法文化知識。包括書體知識、文房四寶知識、書法作品的樣式等。通過學習,使中小學生知道古代文人如何學習漢字,怎么把詩、讀、寫結合起來。 主持人:“書法藝術”、“書法文化”和“書寫文化”三者之間的內涵是什么? 劉守安:傳播主要包括兩種:聲音的傳播和文字的傳播。而文字的傳播其作用非常重要,就如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典籍都是書寫出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說,中國的漢字書寫就是一種傳播手段。 什么是中國的書法藝術、書法文化和書寫文化?這里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認識。 先說中國書法藝術的概念。“書法”兩個字的本意是方法,即書寫的方法,是動詞。而用好的書寫方法書寫出來的字,讓人賞心悅目和富有美感。人們就把由掌握的書寫方法寫出來的字就叫“書法”。“書法”本來是動詞,如今已經演變成名詞,把它當作品來看,代指宣紙上的字或者碑帖上的字。而這些作品是“書寫”出來的,有書寫才有關于書寫的方法,有書寫的方法才有好的書法作品。 如今,我們把書法中漢字的“書寫”定為中國獨特的藝術門類。其中,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大眾喜歡書法,希望把字寫的更好、更美、更有個性,讓人賞心悅目。其次,全國各個高校很多書法專業(yè)開設在美術學院里,如繪畫、篆刻書法等。這些專業(yè)把視覺性教育看得比較重要。在學科劃分上書法教育也歸為一級學科中的美術學。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隸屬于中國文聯(lián)的下屬組織,由此可見書法在一般意義上歸結為藝術范疇。 相比書法藝術,書法文化更強調“文化”二字,它把書法當作一個具有形、音、意的組合體,更強調中國書法的文化功能和價值,并且這種文化功能和價值是多元的。中國書法文化包括了中國書法藝術,藝術概念屬于文化大概念中的一個子概念。 最后,說說中國書寫文化的概念。在古代,古人把“書”當動詞,后來人們把寫出來的“字”也叫“書”,就是動詞名詞化。所以古人文獻里提到說“書”字,有時做動詞,有時做名詞。今天人們說的“書寫”就是古代的“書”的概念。無論是作為功能書寫,還是作為藝術書寫;無論是作為公共書寫,還是作為詩人化的書寫,它都是“書寫”。 “書寫”的稱謂,避開了關于文字概念上的混淆,而書寫的研究強調更廣的內涵,既包括公共性,也包括私人化。我們不能把書法史當作中國藝術史,不能把漢字的書寫當作藝術來看。因為從人類文化實踐角度來看,藝術實踐強調個性,強調創(chuàng)新,而文字本身是要穩(wěn)定的。文字不可能老是變,文字是共同約定的符號,需要大家都認識,如果文字本身頻繁地變化,那就失去了文字的功能。 書寫文化是一種文化形態(tài),書寫作為動詞,是一種行為文化,是人實踐的活動,靠人的肢體來把漢字展示出來的動態(tài)過程。人類的活動過程凝結在作品、產品中,我們從漢字的作品中,能看到古人書寫的過程,他們運筆的過程。 書寫文化和書法文化相通,但是強調的點是不一樣的。從書寫角度看中國文化形態(tài),會看它為什么寫,寫的動機是什么,寫出來的形態(tài)什么樣,在當時發(fā)揮什么作用。而人類早期的書寫、中古時期書寫和近現(xiàn)代以及穩(wěn)定時期的書寫,所承擔的社會作用是不一樣的。 這也是為什么中國傳媒大學把書法教學和研究機構定名為中國書寫文化研究中心的原因。 優(yōu)秀書法作品應具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作為教師或者文化人,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只有這樣,其作品才能除了有漂亮的文字,還有深厚的文化內涵! 主持人:今年教育界迎來了第30個教師節(jié),為此中國教育報舉辦了全國教師書畫大賽。您是如何看待這個活動的? 劉守安:中國教育報為慶祝第30個教師節(jié),舉辦了全國教師書畫大賽,我覺得非常及時,主題也非常好。 教師節(jié)的設立是尊師重教的開始。在這30年中,中國教育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教師、學生、社會各方面的人士,看到了國家和全社會對教師隊伍建設越來越重視,教師職業(yè)被大家所尊重。這30年也是中國書法事業(yè)不斷發(fā)展的30年,我看到此次參賽作品量很大,水平也很高,讓我們很欣慰。 這次的活動是主題展,因此,不少參賽作品都表達了對教育和教師的祝賀及贊揚。不過,參賽作者中,也有人對大賽存在一些誤解,認為這是一次藝術展,因此更多地考慮了怎么把字寫好,而沒有考慮太多文字內容的組織。 我認為,作為教師或者文化人,需要有一種文化自覺。只有這樣,其作品才能除了有漂亮的文字,還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此外,還要注意不能寫錯字、病句。對參賽作品,在書寫方面當然會有更高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人們的書法水平有綜合性的提高。(莊元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