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圣修伯的《小王子》里看到狐貍和小王子這么一番對話:人類再也沒有時間了解任何東西了。他們都到商人那邊去買現(xiàn)成的?墒秦溬u朋友的商人根本就不存在。所以人類就再也沒有朋友了。如果你想要朋友的話,那就馴養(yǎng)我吧!這句話很明顯的向我們傳到了現(xiàn)在人們對價值觀以及“友誼”的非商品性。
在回答我們的標題:錢為什么不能買到朋友之前,先為大家介紹一下商品、友誼是什么!
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為交換而產生(或用于交換)的對他人或社會有用的勞動產品。商品的基本屬性是價值和使用價值。使用價值是指商品能夠滿足人們某種需要的屬性,價值是指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什么是友誼?
友誼是人們在交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特殊情感,它與交往活動中所產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質區(qū)別的。并且友誼是一種來自雙向(或交互)關系的情感,即雙方共同凝結的情感,任何單方面的示好,不能稱為友誼。友誼以親密為核心成分,親密性也就稱為衡量友誼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
通俗的講,友誼是人與人之間基于自愿而建立的親密關系。當一個人和另一個人成為好朋友,他們就會彼此關心互相扶持,甚至在有需要時犧牲一己利益去幫助對方。最好的朋友,是在你最為困頓潦倒時,仍在你身邊陪著你走的人。朋友之間還會有高度的信任,可以互相傾訴秘密而無需擔心被人出賣,也可以在危難時將最重要的事情交托對方且深信對方一定能辦好。在友誼里面,我們無保留地向對方敞開卻又不要求擁有對方,并尊重彼此的獨立人格。當然,朋友還愿意投入時間去經營彼此的關系,共同經歷生命的悲喜起跌。這些一起走過的路,使得每段友誼都變得獨一無二且不可取代。
經過上述分析,我們遂能明白,為什么狐貍說販賣朋友的商人根本不存在,因為友誼不可能是商品。試想如果有人說,“來買我吧,只要你出個好價錢,我就可以做你的好朋友,提供一種叫‘友誼’的服務給你”,大家一定會覺得極為荒謬。問題不在于這個人是否值這個價,而是當友誼有價,朋友之為朋友的那些關系就會變質,甚至不再存在。
沒有人會否認,友誼對我們每個人都非常重要。沒有朋友的生活,干涸孤獨無趣。但在一個高度商品化的社會,我們將很難找到真正的友誼,一來是許多人誤以為真的可以用錢來買朋友,結果自然是水中撈月,徒勞無功;二來是就算見到兩者之別,但由于長期活在功利計算和敵意競爭的商業(yè)環(huán)境,我們遂逐漸失去馴養(yǎng)友誼的能力和心態(tài)。建立友情,不僅需要時間,還需要用心。如果我們習慣于視人為工具,麻木于用錢衡量一切,我們就會自行閉起友情的門:不是沒有可結交之人,而是你不讓朋友走進你的生命。
依此類推,當婚姻成為商品,愛情就會變質,因為人們愛的其實是錢而不是人;當教育成為商品,教育就不再是為了追求真理和完善人格,而成了經濟投資,講求的是成本和回報;當土地成為商品,人們就會只見到樓價,卻見不到土地與人的情感依存;當醫(yī)療成為商品,醫(yī)生的天職就會很易由救急扶危變成利潤至上。活在今天的社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具體而微地感受到,生活中許多領域在慢慢被商品邏輯入侵,從而邊緣化和腐蝕這些領域原來的意義,繼而改變我們的情感、價值和人際關系,最后敗壞我們的生活。
圣修伯里也許沒有看到,商品化其實是個制度問題。如果我們無法阻止生活世界被商品邏輯過度壟斷,無法確保不同領域享有相對獨立自主的意義,活在其中的個體即使內心清楚馴養(yǎng)的重要性,他的選擇的空間也將非常有限,因為賦予其馴養(yǎng)意義的社會基礎已被掏空或被替換。
出路在哪里?我們真的還有故鄉(xiāng)嗎?就算有,我們又真的愿意放棄商品化過程帶來的無比的效率和快感嗎?作為個體,面對無堅不摧的金錢邏輯對不同意義領域的殖民,我們又是否有勇氣有能力在每天的細微生活里站起來對體制說不,借此維持生而為人的某些基本尊嚴?
也許在談出路之前,我們要先見到問題,意識到問題對我們?yōu)楹稳绱酥匾。以下這段話或許能給我們一點啟發(fā):“如果我們假定人就是人以及人與世界的關系合乎人性,那么你就只能以愛交換愛,以信任交換信任!币簿褪钦f,如果我們非要以金錢來交換愛和信任,我們終將失去我們的人性。這是誰說的?馬克思,1844年《巴黎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