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三年級小學生的媽媽。在孩子度過了不適期后,我欣喜地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學校與自己上學時已經完全不同了:孩子們寫生字,很少再抄十遍二十遍了;寒暑假作業(yè)也只需學生上交結合學過的知識手繪的“小報”了。
但是,隨著欣喜越來越多,我的煩惱也隨之增多。我發(fā)現(xiàn),那些讓我欣喜的改變必須建立在我越俎代庖、全身心幫助孩子上面。相比之下我要操的心比我父母多了幾十倍。
老師認可的作業(yè)需要全家總動員
沒幫孩子畫畫,女兒被穿小鞋
一次,學校組織孩子們去海洋館,回來之后讓每人畫一幅“海底世界”。
整個晚上,孩子用畫筆畫出了自己心中和眼中的“海底世界”:藍藍的大海和幾條小魚,由于大海的顏色太藍了,使得小魚有些面目不清。
第二天放學,女兒見到我就撅起了嘴:“你為什么不幫我?好多同學的作業(yè)就是爸爸媽媽給畫的,有的同學是爸爸媽媽在網上找到圖片然后打印出來的,都特別漂亮。”
“同學的爸爸媽媽那么做不對,老師的作業(yè)是留給小朋友,就應該由小朋友親自來完成,爸媽可以幫忙,但是不能完全由爸媽做呀!”我耐心地對女兒說。
“可是,他們的作業(yè)都貼墻上了,我的被老師還回來了!迸畠盒÷曊f。
我愕然!
難道老師這份作業(yè)的重點不是讓孩子享受“畫”的這個過程嗎?對于一個不足10歲的孩子,學會“用畫筆記錄下看到的”、“用畫筆還原出腦子中想到的”不是教育的重點嗎?
作業(yè)說是布置給孩子的
其實是留給家長的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不重過程只重結果的事挺普遍的。
這學期剛開學的時候,老師讓每個同學都交一份記錄假期生活的“小報”。第二天剛上班,我接到了老師的電話,“××媽媽,麻煩您把孩子假期里的活動做成PPT,分成幾個系列,一個是參觀博物館系列,一個是春節(jié)民俗系列,一個是運動系列……”
PPT菜鳥的我吭哧吭哧用了一下午的時間做出了3個PPT。老師怎么也不問問我會不會?那些必須坐班的家長該怎么辦?大家都上班時間干這個?我一下午滿腦子都是疑問。
第二天女兒告訴我,我給她做的PPT連同另外兩個家長做的一起作為他們班優(yōu)秀寒假作業(yè)交到了學校。
聽了這個消息我的腦袋“轟”的一下:我一直覺得教育的原則首先是教會孩子做一個誠實、正直的人,我也一直覺得教育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但是,學校雖然已經改變了以前那種刻板的教育方式,但是功利的毛病沒有改,學校看重的還是分數(shù),只是現(xiàn)在這個分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不一樣了。更可怕的是,學校傳達給學生的是為了得到想要的結果,可以使用各種手段!
而我正是那個助了一臂之力的人!
以上就是此次唯學網為大家分享的全部信息,想要了解更多關于小學教育或者教育培訓相關方面的信息請關注唯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