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發(fā)展的十大規(guī)律,一定要看!
企鵝號分享評論0馬克思說,事物的發(fā)展都是有規(guī)律的,按照這個說法,書法的發(fā)展也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歸納成10條,供大家辯證參考。
01
對字的結構有貢獻(指創(chuàng)新)者會取得巨大成功
魏碑書法作品的結構內緊外松、劍戟森嚴,顏真卿的楷書結構外緊內松、寬博厚重,柳公權的楷書結構內緊外松、結體由中心向四周輻射,黃庭堅行書作品的結體呈輻射狀、橫畫一波三折、趙孟頫的行楷書,啟功楷書作品的黃金分割率、結字如懸崖置屋牢、于右任沙孟海的碑體行草等等都是這一規(guī)律的具體體現(xiàn),他們在書法上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02
欲創(chuàng)新字體者影響凸顯一時但很難長久
歷史上的蝌蚪書、飛白書、游絲書、鄭板橋的六分半書、金農(nóng)的漆書等都是某個時代的特定產(chǎn)物,在當時風光無限,但對當世或者后世的影響微乎其微,雖不能說其曇花一現(xiàn),但仍覺是昨日黃花,當代的舒同的七分半書、張海的草隸、韓天衡的草篆、鮑賢倫放大的漢簡可能會有這種傾向,不相信,您想想,現(xiàn)在誰在學這些書體?學這些書體的人,取得點成就的又有幾個人呢?
03
用墨方面有貢獻者容易有成就
子瞻善濃墨、玄宰善淡墨、覺斯用漲墨、濃墨宰相劉羅鍋淡、墨探花王夢樓、黃質善積墨、三癡善破墨、它山善焦墨,等等,這些人在書法上無一例外的都取得了突出成就,有的人則是繪畫方面的一代宗師。
04
流傳下來的墨跡作品99.99%是由濃墨寫就的
從出土的樓蘭殘紙到陸機的平復帖、從王右軍的蘭亭序到王洵的伯遠帖,從智永的正草千字文墨跡到釋懷素的自敘帖,從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到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從從楊凝式的韭花帖到米元章的蜀素帖,從趙孟頫的三門記到吳老缶的石鼓文,從殘轉破瓦到漢簡遺跡,等等,這些作品皆為濃墨書寫,用淡墨書寫的經(jīng)典作品少之又少。
05
書法不是一種職業(yè)
歷史上也沒有一個專業(yè)書法家。鐘繇任宰相、太傅,王羲之任右軍將軍、會稽內史,王獻之任中書令(宰相級),顏真卿任平原太守、吏部尚書、太子太師,楊凝式任少傅、少師、太子太保、左仆(宰相)、卒贈太子太傅,蘇東坡是吏部尚書,更是大文學家,書法乃余事之余事,趙佶、趙構都是皇帝,搞了一輩子的“行政”、毛澤東是大軍事家、大政治家、魯迅是大文學家、大思想家,也都是真正的大書法家;近代以書法著名的沈曾植、康有為、李瑞清、譚延闔、于右任、謝無量等實際上皆不以書法為業(yè),他們是政治家、外交家、教育家、詩人、文學家、齊白石、黃賓虹是大畫家,啟功先生自己也認為自己不是書法家,他們都在書法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但是他們沒有一個人是專業(yè)書法家,這一點是令當今眾多的書法博士后以及書法博士們非常汗顏的。
06
亂世出英雄
鐘太傅生活在三分魏蜀吳的時代,王逸少生活在東晉十六國的時代,顏真卿生活在安史之亂的時代,米芾生活在靖康之變的北宋末期,楊凝式生活在五代時期,趙孟頫生活在南宋滅、元朝興的時代,王鐸、傅山、倪元璐、黃道周、張二水生活在明末清初,沈曾植、康有為、吳昌碩、鄭孝胥等人生活在清末民初,這些時代有一個特點,就是都不怎么太平,但是這些人的書法水平卻異樣的高超,用鄭午昌的話說,“我國每當亂世,美術受其反映,往往呈燦爛之觀!睍▌(chuàng)作似乎亦不例外。
07
流傳的經(jīng)典墨跡基本都符合“帶燥方潤、將濃遂枯”的原則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張旭的古詩四貼、懷素的千字文、李建中的土母帖以及明清諸家法帖,近現(xiàn)代的康有為、沈尹默、謝無量、陸維釗以及趙樸初等人的作品皆符合這個特點,一味追求枯筆、飛白、用筆毛糙、線條中糠、徒具“畫皮”之表(鄭志剛語)的王鏞等人要注意了。
08
碑帖墨跡普及的越廣泛,開宗立派的名家則越少
宋代造紙術的改善使得紙質流傳的書法作品多了起來,但自從宋元以降,各個朝代出現(xiàn)的書法名家越來越少,大宋兩朝接近300年的歷史,出現(xiàn)的名家也就宋四家等不多幾人,元朝則只有趙孟頫、鮮于樞等人,清朝篆隸中興,真正開宗立派的也就鄧石如、伊秉綬等人,和唐朝楷書方面有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顏真卿、柳公權,草書方面有張旭、懷素、賀知章、孫過庭,篆書方面有李陽冰,行書方面有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等人相比,后世這些人總有些遜色。在當代,隨著印刷技術的發(fā)展和人們經(jīng)濟水平的提高,以前人們難得一見的名碑名帖已“飛如尋常百姓家”,13億中國人,好幾億個家庭,幾乎家家有字帖,但是,建國后出現(xiàn)的書法名家是在是少之有少,從1949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63年的歷史了,這段時間當中出來幾個書法名家呢?要知道,王羲之是58歲、王寵是39歲、白蕉是62歲壽終正寢的。這當中有個例外,民國期間,碑帖的普及也很廣泛,但是這時期出現(xiàn)的書法名家卻比建國后出現(xiàn)的書法名家多的多。
09
太平盛世名家少
一些成就杰出的書法家多數(shù)不是生活在政治經(jīng)濟繁榮的盛世,恰恰相反,他們生活在社會動亂的衰世。翻開歷史,這類情況隨處可見,處于非盛世的環(huán)境之下,社會思想容易發(fā)生變化,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容易出現(xiàn)種種不同的遭遇,其人生觀也容易發(fā)生明顯的變化,從而形成獨特的個性,對他們來說,書法可以像音樂和詩歌那樣用來表達他們的情感,而且較之音樂和詩歌來得更加隱晦。看了這條,第八條就容易理解了,也就可以理解民國時期出現(xiàn)的書法名家為什么會那么多了。
10
文化修養(yǎng)決定書法作品質量
從東漢晚期說起,書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者,都是屬于文人型、學者型、畫家型、金石家型之類,只在寫字上下功夫而能成大氣候者,實在難以找到。歐陽詢、蘇東坡、趙子昂、康有為皆為一代文學名臣,當代的王蘧常先生、沙孟海先生和啟功先生等,也都是學者型的書法家,新一代的書法家傳統(tǒng)文化修養(yǎng)的普遍性降低,也從實質上降低了當代書法的質量,這是有礙于書法藝術發(fā)展的致命之處,專業(yè)書法家們,該加強文化課的修養(yǎng)了。
來源: 文藝麻辣燙
以上是關于書法的相關信息,以供大家查看了解。想要了解更多書法信息,第一時間了解更多書法相關資訊,敬請關注唯學網(wǎng)書法欄目,如有任何疑問也可在線留言,小編會為您在第一時間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