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舞蹈
哈薩克人是馬背民族,他們的舞蹈就以表現(xiàn)馬背生活為主。舞蹈多以騎馬生活為題材,雙臂多用動肩,步法上多用馬步,舞蹈語匯中常見擠奶、剪羊毛、搟毛氈等!豆芪琛肥且粋著名的哈薩克族民間舞蹈。舞者反穿皮衣裝扮成熊,模仿熊的習性和動作。這個舞蹈既是民間藝術(shù)活動,又是在向少年兒童傳授狩獵知識。《孤雁舞》是哈薩克人運用藝術(shù)思維觀察與表現(xiàn)生活的體現(xiàn)。通過活靈活現(xiàn)地表現(xiàn)一只孤獨的大雁,表達天人合一的思想,宣傳集體意識。
吐魯番鵝舞
吐魯番的鵝舞維吾爾語叫“那孜爾空”,是模仿鵝的各種動作、表情達意的舞蹈形式,時而詼諧幽默,時而耐人尋味,表現(xiàn)內(nèi)容十分豐富。鵝舞兼具表演和自娛自樂功能,形式自由隨意,而且也不受時間、場地的限制,想跳就跳,不想跳就回家睡覺去。鵝舞在舉行過程中,有人難免技癢,要當眾表演一下自己的拿手絕技,以博得人們的喝彩。
哈密雞舞
在天藍草綠、樹茂果甜的時候,善于感受生活之美的哈密人就會聚在草地上、果園里彈琴、唱歌、跳舞。雞舞開始,一女性飾母雞,一男性飾公雞,相互逗引,妙趣橫生。無論表演者還是欣賞者,在歡笑中將生活的陰郁一掃而光,代之以對生活的欣賞與熱愛。任何人都可以加入舞蹈,或扮演老鷹,或扮演烏鴉、老貓,或扮演小雞小蟲,表演內(nèi)容豐富多彩。哈密維吾爾人歷史上曾被稱為高昌回鶻,有獨具特色的文化遺存。至今哈密維吾爾人仍保留著高昌回鶻人的雞崇拜,視雞為具有神力瑞物。在哈密維吾爾人的春節(jié)祭青苗儀式上,全村人視為圣物的那盤青苗中,就插著一只紙剪的公雞。
麥西熱甫
居住在葉爾羌河中下游麥蓋提縣的刀朗人是歷史上蒙回的后裔,他們對音樂舞蹈的癡迷程度令外人難以理解。有時候一陣音樂聲傳來,田野里的農(nóng)民立即放下手中的工具、路上的行人脫掉外衣扔下褡褳,便如醉如癡地跳起舞來。麥西熱甫是一種舞蹈和娛樂活動形式的名稱,指那種有眾多人員參加(所謂參加是指在場者沒有觀眾而全部是活動的參加者),以歌舞為主的大型自娛自樂活動。麥西熱甫有歌舞麥西熱甫、游戲麥西熱甫、說唱麥西熱甫之分,也有客廳麥西熱甫、迎賓麥西熱甫和豐收麥西熱甫的區(qū)分法。最常見的是豐收麥西熱甫。各地都有自己的麥西熱甫,風格大同小異,惟獨刀朗人的麥西熱甫最具特色。刀朗麥西熱甫狂熱、強烈、奔放,在有組織的麥西熱甫活動中,誰都不會放過一過跳舞之癮的機會。做游戲是麥西熱甫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節(jié)目,搶腰帶就是最常見的游戲。這個游戲有兩人參加,甲持腰帶要設(shè)法抽到乙身上,而乙在躲避過程中要設(shè)法把這條腰帶搶到自己手里。掌握腰帶的人有權(quán)選擇自己的游戲?qū)ο蟆?/p>
塔吉克鷹舞
居住在雪域高原帕米爾山脈上的塔吉克人,是中國境內(nèi)原住民族中惟一的操印歐語系,有雅里安血統(tǒng)的民族。塔吉克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一個民族,但他們對舞蹈的迷戀程度卻驚人。人口只有3萬多的塔吉克人,除嬰兒外,幾乎人人都會跳舞。無論遇到節(jié)日或大小喜事大家都圍在一起,三三兩兩開始翩翩起舞。舞蹈動作以傳統(tǒng)的鷹舞為基本舞姿,所以說,傳統(tǒng)的塔吉克舞,也就是鷹舞。塔吉克人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以活躍于帕米爾高原上,這里也是鷹聚集的地方。長期的生活中,塔吉克人和鷹建立了感情,他們認為鷹是吉祥的動物,他們將山鷹做為本民族的圖騰。音樂與舞蹈起源于山鷹--主要的樂器鷹笛系由山鷹的翅骨制成,傳統(tǒng)舞蹈鷹舞是模仿山鷹的動作而形成的;槎Y、節(jié)日、或者來了貴客,大家就會跳起優(yōu)美的鷹舞。為鷹舞伴奏的是鷹笛和手鼓,男子吹鷹笛,女性敲手鼓,大家一起歌唱。塔吉克人的樂曲是別的民族少用的7/8拍節(jié)奏,踏著這個節(jié)奏舞蹈時腳步輕盈飄逸,手上的動作是模仿山鷹的飛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