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日語,對中國人來講,其實是有優(yōu)勢的,且不說它里面有很多漢字,就說它的發(fā)音,好多都跟漢語也很像。這也是當時我選擇它為二外的一個重要原因吧,F(xiàn)在一年學下來,由原來的一個門外漢,到現(xiàn)在的菜鳥級,應該說這其中還是有點滴感受的吧。
日語與漢語的比較
從語言學上來講,日語和漢語都應該屬于漢藏語系的,好多日語單詞就是從漢語里來的,被語言學家稱為sino-Japanese.兩者應該有著很大的相似之處。日語中平假名和片假名甚至就是以漢字為基礎(chǔ)創(chuàng)造的表音文字。如“ぁ”來自漢字的“安”的草體。
但我覺得,事實上,要學好日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上面所述都是一些表層的東西。從深層次上來講,兩者有很大的不同之處。
我們學習語言的人都知道,grammar是一個語言的骨架,它從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一個語言,但我們認為很相似的日漢語的文法根本不一樣。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日語的謂語動詞往往放在句末,這是最特別的一點。比如說“我去學!,在日語里面說成わたしは學校へ行きます,把“去”這個動詞放在最后。其次,日語是以其格助詞為關(guān)鍵的,如“に”、“を”等,每一個就有很多種用法。拿“を”來說吧,它就有表示對象的用法,如本をよむ;還有表示起點的,如家を出る;還有表示在某一范圍內(nèi)移動的,如海を泳ぐ。而“に”的用法就更復雜了,這里就不贅述了。而漢語里則簡單得多,沒有這么多的格助詞。
另外,日語里有許多時態(tài),而這些時態(tài)是通過詞形變化表現(xiàn)出來的,如て形,た形等等。但漢語里則沒有這么多詞形變化,只是通過加上一些如“了”、“曾”、“過”等副詞來表示。同時,我要說的是,日語中的這些形相當難記,而且很容易忘。但是如果掌握了規(guī)律,就很容易記了,而且可以舉一反三。比如掌握了一個動詞的て形,那它的其它形就可以迎刃而“記”了。比如待つ的て形為待って,由此可以推斷出它的た形,就是待った。這是動1的詞的用法,而動2的詞就更加相似了,直接把最后的一個假名去掉加上一個て或一個た就可以了。而其它的形也可以采用類似的方法來記憶。
當然,僅僅掌握了這些詞形變化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把它們應用于一些句型當中。僅以て形為例,它就有很多與之有關(guān)的用法或句型。如てくたさぃ表示禮貌地請求;てぃる有表達兩個含義,一方面表示動作的進行,還有一種就表示狀態(tài)的持續(xù);てもぃぃです表示可以干某事了。
以上內(nèi)容是關(guān)于商務(wù)日語培訓的介紹,要想了解更多相關(guān)信息、教育培訓內(nèi)容,請隨時關(guān)注唯學網(wǎng),小編會第一時間為大家更新、跟進最新信息。